厨电行业发展至今,有的品牌成就了,有的品牌没落了,大多数品牌还在路上,走过2010,走进2011,纵然业界有豪言也有壮志,但迷惘的情绪还是萦绕在许多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心头,厨电行业到底走向何方?答案其实早已确定:洗牌。但是洗牌之前我们厨电企业们该如何自处?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是不二法门,在机遇中寻找定位,在挑战中完善自我,最终在成熟的厨电行业格局里占据一席之地,成就基业长青。纵观2010年的发展,展望2011年乃至以后3年,我们厨电行业将出现哪些机遇又会遭遇哪些挑战呢?
六大机遇
机遇一: 国家大力兴建保障房
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建设保障性住房共1000万套。其中广东31万套;河北15万套;黑龙江80万套;海南 40万套;河南 42.09万套;陕西45万套;内蒙古 43万套,重庆26万套;广西29万套、北京26万套、武汉10万套;山东7.4万套,福建25万套;上海1500万平方米。如何在这巨大的蛋糕中分切一块是关键,顺应形势企业应该在2011年加大工程市场的投入,这是今年的重大机遇之一。
机遇二:国家大力整治“白机”与“擦边球”产品
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品牌以及大家电品牌进入厨电行业,国家对于厨电市场的整顿力度逐步加大,尤其是进入2011年,由工商部门牵头的多部门联合执法查处各地“白机”、“擦边球”力度空前,并且这种查处力度将持续加强,有效净化市场。当大量仿冒产品被清理出市场以后,在三、四级市场将有较大空间的容量被腾出,那将是许多厨电品牌企业的机会,尤其是二、三线厨电品牌的机会。
机遇三:行业持续进入快速发展期
我国厨卫家电行业进入了一个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阶段。2011年,我国厨卫家电市场需求稳步提高,其中,热水器、燃气灶具的市场需求量高达1200万台以上。2010年比2009年烟灶销售量增长率达10.96%,销售额增长率达到14.94%,一方面整个市场的产品单价在提升,另一方面行业仍处在快速发展阶段。
机遇四:受家电下乡政策驱动,三四线市场爆发性增长
企业们为满足在三、四级市场的开拓与发展,应该推出一系列符合该市场需求的低端产品,但必须改变以前价廉物不美的状况。
机遇五:行业进入洗牌前夜,这对于品牌型企业是增长机会。
洗牌前夜,对于企业而言寻求、挖掘、培植消费者的需求是其在行业里取得突破的根本动力。比如低碳环保成为行业主流,这对于提前定位为“绿色低碳”的企业而言就意味着先机,不过难点也在于新的产品诉求点如何有效落地到产品上而非流于口号。
机遇六: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对代表高品质生活的电蒸炉、电烤箱等新品类有较强烈的需求。
厨房电器的整体化、系统化解决方案的趋势性是业内不争的事实,企业们如何把握这种趋势考验所有参与者的智慧和勇气。方太等企业率先上马橱柜、嵌入式烤箱、微波炉等项目,就是这种趋势的最好例证。
三大挑战
挑战一: 洗牌在即,竞争激烈,品牌如何突围?
从艾肯网历年的厨电市场调研数据中也看出品牌集中度的确是在进一步加深,各品类前10名品牌份额进一步提升,我们可以参照中怡康的数据:其中烟机62.88%,燃气灶62.31%,燃热86.62,电热81.95%,消毒柜78.78%,皆已超过一半!烟、灶品类上仍是由方太、老板、华帝等传统强牌占据了靠前位置,而消毒柜仍是由康宝、燃热仍是由两万、电热仍是由海尔和史密斯暂领风骚;这一形热随着美的的强势界入会进一步加剧,就单从销售量而言,美的的烟机已超越华帝、西门子和帅康,跃升至第三位,燃气灶更升至第一位,燃热第五位,电热第三位,消毒柜第三位,是唯一一个各品类都能排名前五的厨卫品牌!美的会不会成为厨电行业洗牌的重要推手,这成为许多品牌企业心里的疑问,但是其强大而无法超越的竞争力的确在过去一年里的厨电市场中攻城略地。面对这样的挑战,企业们如何突围?
挑战二: 原材料及管理成本上涨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成本优势?
广东品牌之所以在这几年里发展迅速,甚至在发展势头上超越浙江品牌,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优势,但是面对这轮经济大环境的调整,企业们的各项成本都在上升,但却无法充分传导到下游终端销售中,那么在当今格局下,众企业们如何保持优势,尤其是成本优势就是一个有挑战的课题。
挑战三: 精细化营销思想如何有效落地?
如何制定合理的产品研发节奏,推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如何加强终端规范化管理,统一终端视觉化形象?如何加强代理商团队建设,提升渠道战斗力?如何提高代理商的服务质量,协助代理商实现深度分销?如何有效提升售后售后服务水平同时保证代理商积极性?如何加强内部管理水平同时保证团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许多问题摆在企业们面前,危言耸听的说其中任何一项或几项没有做好,企业就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