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上面这些介绍不够直观的话,我们可以来看一组数字。
2011年11月11日,这个世纪光棍节凌晨刚刚开始的8分钟内,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额突破1亿元,20分钟实现2亿交易额,1小时实现4.39亿交易额。整个“光棍节”期间订单数突破2000万单,“支付宝”交易额突破33.6亿,为去年同日交易量的近4倍,而淘宝网、淘宝商城“支付宝”交易总额突破了52亿。
10月24日,腾讯旗下的拍拍网就率先拉开了促销大潮的序幕。5天的销售额共计突破7.18亿元,同比增幅超过300%。
京东商城数据则显示,京东商城日订单量超过了40万单,同比增长超过290%。
……
一组组数字的增长,堪称是“疯狂”的级别。电商的增长速度之快超越了大多数人的想象。以网络商城京东为例,仅仅在3年前,全年收入只有十几个亿,而三年后的今天,已经实现位数的增长。大有向传统连锁国美、苏宁叫板的实力。
在家电电商方面,目前主要的势力有三块,一是独立经营的网络商城,如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另一股势力则是传统的开放式电子商城如淘宝、腾讯;而第三股势力则来自于传统连锁或自办、或与电商合作的平台如苏宁易购、国美库巴等,几大势力各自争抢,争抢电商大蛋糕。
家电厂商欲分蛋糕
不过,面对这块大蛋糕,除了前面三股力量,家电品牌厂商也大有冒出来分一杯羹的现象,
家电厂家自建网上商城的热潮从2009年一直延续至今。今年6月底,海尔公告称开始“打造虚实网结合的营销模式”,这是海尔对其网上渠道的进一步整合。而长虹表示自有网上商城有望年底上线。此前,志高、格兰仕、TCL等家电制造企业都筹建了自己的网上直销平台。
这种企业自建的B2C商场,从一开始就是品牌信息传播的作用大于实际销售的作用。很多企业建立网上商城并不苛求带来多少实际销量,不过这两年的电商的高度火热,让这些厂商开始不甘心仅仅是通过这个平台把企业产品的信息传递出去。而大有重整商城,抢分市场的势头。
对于厂家自建商城的事情,在笔者看来有些吃力不讨好。作为传统的研发生产制造厂商,众多的环节都是在线下,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而不是进入到零售行业。零售不是制造企业擅长的事情。
商城的宣传、市场的调研、已经推广部分,无一不是耗费人力物力庞大之事,对于专注于开发研发生产产品的厂商而言。要么占用现有人力物力,分数精力。要么重新构建团队,而这将带来跟企业新的磨合。无论那一种都不是好的结果。
与给渠道的价格冲突
价格冲突,是家电厂商自建电商平台不得不面对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
无论是当当网图书畅销、还是京东网家电大卖,电商每一次的销售狂潮都来自于低价促销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近日京东一台夏普60寸LCD平板电视居然只有7500不到,这在卖场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价格,因此迅速成为了各大家电用户QQ群里出镜率最高的产品之一。
而如果家电制造企业自建商城,将面临和合作供货商家或者商城的冲突。自由平台价格过低,势必冲击合作商城的市场和利益,影响合作关系。而如果不敢降低价格,则无法形成一定的销售额,自建商城也就成了摆设。
物流与售后是软肋
一场“世纪光棍节”的销售狂潮让淘宝吸金数十亿,而其它几家电商几乎也是赚得个“盆满钵满”,不在在对着十几位数字的销售额的同时,面对接踵而来的物流难题也让这些电商巨头们很是“焦头烂额”。
一位没有参加双“十一”淘宝商城的商户透露,虽然淘宝商城搞促销活动,自己店铺也可以享受到流量“红利”,但同时也担忧淘宝商城一天产生的2000多万的订单使得快递公司“爆仓”影响自己店铺的用户体验。
无论是依赖第三方物流的淘宝商城,还是逐步构建并不断扩大自有物流平台的京东商城,节假日的电商平台都被销售剧增带来的物流问题而头疼。系统故障、订单错误、订单丢失、快递变“慢递”等等都成了大问题。
显然,对于零售产品物流缺乏经验的生产制造企业,遭遇这种问题将更难解决。
抓准甚至引领消费者以及市场的需求,找准产品发展趋势,设计和研发更具市场潜力的产品,这些才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利润的前提和根本,把握产品的方向与宣传,至于电商的销售,与其花大力气建设商城,不如更好均分与经销商的利润,术业有专攻,妄图一口吃尽市场最后只会丢了根本。